双11吃的土似乎不够啊?
那么
双12剁手剁得开心吗?
同时收到南门报亭,湾角码头
和麦当劳南30米处的取件通知后
是不是要开始呐喊:
怎么还不到寒假啊?!
想找爸妈要钱又觉得张不开口
每天都在反复地纠结找爸妈的时间,
找爸妈的措辞,找爸妈时认错的态度……
不过话说回来
很多同学似乎都在思考一个
数十年都没有人解答出的极富哲学性的问题——
这个月的生活费怎么又没了?
那么
「交大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到底应该是多少呢?」
每天要吃饭吧
比如小微是这样
早餐4*30=
(饭堂的粥普遍2元,豆浆两元,各种饼和包子折中两元)
午餐10*30=
(烤肉拌饭十元,砂锅粉9元,一荤一素窗口7元,两荤8元,偶尔来个香锅……)
晚餐8*30=
(“老板来碗面”“好的8元”……“那不加肉了”……“5块!”)
每天来点水果吧……
女生总是忍不住要喝酸奶和奶茶吧……
万一饿了,忍不住了……偶尔去学活下沉广场买个烤冷面?
所以一个月最最基础的餐饮费,就接近了!
这样看起来似乎也许还好……
然而……
网络手机费要交钱吧
(一个月校园网不超支20,手机费大约40)
牙刷+牙膏+洗衣液+护理液+纸巾+洗面奶+润肤霜+护发素+洗发膏+沐浴露……5+5+10+15+10+10+20+20+20+20=(平均)
一个月偶尔出去小资一下?
2*75=(按交大附近餐馆平均消费)
万一赶上要交班费,交资料费,考试费……
10~不等
万一赶上同学生日?
75左右#二十块以上我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ㄒoㄒ)/~~
这样算起来0差不多了吧……
还是在……
坚决不生病!
坚决不买课外书!
坚决不买衣服!
坚决不买化妆品!(女生)
坚决不打游戏!(男生)
坚决不有事没事去故宫,颐和园,圆明园等收门票的景点!
(有情趣的就去北海公园中山公园这种带上学生证只要2块钱的景点……你再算算路费?)
坚决不请客不聚餐!
坚决不吃零食!
坚决不参加任何课外的辅导班!不考证!
坚决不修理任何坏了的电子设备!
坚决不谈男朋友女朋友!
(我爱学习……)
……的基础上
小微借鉴了一下上周中青报发表的生活费小调查
结果如下
●先来看一看同学们的月平均账单●
▲为什么月初的时候总是控几不住我记几啊/(ㄒoㄒ)/~~
给个数据安慰下自己……
毕竟是在北京,在二环边上每餐饭吃的都是地价好吗?
兼职也不如二线城市好找
可是
真的是爸妈不舍得给钱你花吗?
还是说,
如果生活费每个月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值,
我们真的就会不超支吗?
/生活费不在多少,就看有没有必要/
和许多家长沟通过。对于这个问题他们普遍认为,孩子一个月如果没有很出格的事情发生,0是绰绰有余的。如果有什么事情比如孩子生病了,或者要报考什么证要花钱,他们都会很快地把钱打给孩子。但如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个月还没过半孩子就来找说生活费没了,这确实有些不正常了。
同学们的借口很多都是,北京物价贵。然而再贵,说句实话,学校里还是很正常的,那顿顿外卖的话肯定是不够的。
交大的每个食堂都有自己的特色,普遍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好评;每个饭堂的窗口很多,也尽量照顾到了来自各个地域学生的口味。而我们太多人习惯于主观认为校外餐馆里的饭菜更加美味。
虽然爸妈总是叮嘱我们,吃的方面一定不要省!也有家长总是表示“合理要求之内的,尽量满足”。说句心里话,爸妈给的生活费一般是不会委屈到我们的。
但如果月初生活费一到账,女生就到处买衣服买化妆品,男生买各种游戏装备,家长肯定是不乐意每个月中期都接到孩子抱怨没钱吃饭的信息。
/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理由要求父母给钱/
“虽说过了18岁便到了法定意义上经济独立的年纪了,但还要上学啊,身边似乎也没谁是上了大学就完全经济独立的……”
但这真的是我们心安理得地拿着爸妈打过来的生活费的理由了吗?
还是说,真正的理由是……总会超支的我们。
如果爸妈明确告诉了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我们拿着这个标准来生活,万一“不小心”超出了这个预期,却埋怨父母给的生活费太过小气。这样的生活费我们真能用得那样心安理得吗?
其实我们真的没什么理由要求父母给钱。
/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学会心疼父母/
我们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每个月拿着父母每月定期寄来的生活费,便觉得自己似乎经济独立了。买东西不用求着他们很久,想出去浪的时候便肆无忌惮地出去浪,即便是月底的捉襟见肘,也总想着他们总不至于真的不给钱我们。最多被骂一顿,但换来平日里的小生活过得滋润啊。
然而爸妈会在中途给我们汇款,因为他们是真心疼我们会因为生活费不够用而吃不饱。但要知道他们平日里也真的舍得像我们这样挥霍吗?我们大手大脚地用光生活费的时候,真的有同样心疼过爸妈吗?
“很多时候不舍得花钱并不是担心月末会不会吃土,而是真的会心疼爸妈。”
有朋友去外面找了兼职,却并不是为了改善生活。“用父母的钱已经够多了,既然已经成年,能减轻点他们的负担也是好的。”
/量力而行/
话又说回来了,看着前面列的那么多“生活明细”,生活还是很艰辛的样子啊……
父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并在家庭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对我们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成全”。
但这份“成全”,应该成为我们证明自己是幸福的资本,而不是来要求他们一遍一遍地满足我们的筹码。
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我们好好的,是对他们的爱最好的回报。
不攀比,不娇纵。
希望读完这篇文字的你
可以过上不用月月心塞是否会吃土的生活~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