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海淀区高三期中考试逐题解析
----新东方高中生物组万猛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1、答案:A
解析: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A中的甘氨酸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但是分子内部没有。B中的tRNA为典型三叶草结构,单链折叠起来,能互补的部位形成氢键。C中的过氧化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肽链之间可以通过二硫键和氢键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D的质粒化学本质为小型环状DNA,双链之间存在氢键。
2、答案:D
解析:A正确,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同时本身的极性允许它成为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运输各种生命物质。B正确,细胞内外水环境的稳态包括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酸碱缓冲物质对。C正确,单体可以理解为基本单位,如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它们之间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相应的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它的分解可以释放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所以应该伴随各种吸能反应发生而不是放能反应。
3、答案:B
解析:A错误,叶绿体本身有色,显微镜观察时不用染色。B正确,根据细胞器起源的内吞假说可以推测,两者内部均有DNA和核糖体。C错误,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相关酶附着在膜上,导致内膜上蛋白质比外膜多。D错误,光反应中ATP和还原氢的形成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的还原氢可以在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4、答案:D
解析:A错误,抗体本质是蛋白质大分子,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不需要载体需要ATP。B错误,绝大多数情况下,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而非自由扩散。C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仍需要葡萄糖分解功能,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正确,海带本身含碘丰富,从海水中吸收碘时逆浓度梯度,跨膜方式为主动运输。
5、答案:C
解析:A正确,病*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B正确,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作为遗传物质。C错误,病*没有代谢系统,必须依靠宿主细胞的结构和物质来完成自身的繁殖。D正确,病*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物。
6、答案:D
解析:A正确,苏丹Ⅲ用于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显橘*色。B正确,甲基绿可以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以将RNA染成红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所以现象为核绿质红。C正确,由于细胞失水质壁分离,液泡中水分减少浓度升高,所以体积变小颜色加深。D错误,由于间期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观察有丝分裂时,绝大多数细胞应该处于分裂间期。
7、答案:D
解析: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所以基本单位可以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只要保证酶催化的条件,不管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C,酶的专一性表现为只能与一种或一类底物结合,而酶与底物的结合依赖于两者间的空间结构的匹配。D,错误,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本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8、答案:B
解析:A正确,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苏姚穿过两层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完成后续两个阶段的反应。B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存于ATP,如果是无氧呼吸还有部分能量残留在酒精或乳酸中。C正确,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产水。D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只在细胞质基质,因为氧化分解不彻底,所以释放能量很少。
9、答案:C
解析:A正确,为了避免光照引起的蔬菜叶片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测量呼吸强度选择避光条件。B,本实验的变量有二个,一是氧气浓度,而是温度。C错误,氧气浓度为0.1%时,细胞呼吸以无氧呼吸为主,二氧化碳的来源也主要是无氧呼吸。D正确,储存的条件等于呼吸作用最慢的条件,可以通过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有机物的分解,所以图像中温度为3℃,氧气浓度为3.0%时,二氧化碳最少,呼吸最弱,最利于储存。
10、答案:D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四个精子两两相同,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无关。所以,m个精原细胞理论上能产生2m中不同的精子。但是题目考虑最多,这就意味着需要考虑间期的基因突变和减一前期联会时的交叉互换,所以最多有4m种。
11、答案:B
解析: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
12、答案:B
解析:图像中正确的先后排序应该是①③⑤②④,分别对应间期、减一中期、减一后期、减二后期、减二末期。A错误,⑤表示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为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分布有等位基因,一般不同。B正确,③表示减一中期,在前期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②表示减二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正确顺序为①③⑤②④。
13、答案:C
解析:A正确,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能在宿主细胞内存活并复制;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含标记基因。B正确,氯化钙可以增大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有利于转化。C错误,农杆菌转化法用于双子叶植物的导入,而动物细胞的导入方法应该是显微注射法。D正确,利用已标记的目的基因的单链作为探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
14、答案:B
解析:腌制泡菜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而坛内的杂菌多为需氧型,所以罐口密闭不严,氧气抑制乳酸菌生长繁殖,促进杂菌的生命活动。
15、答案:A
解析:A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内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于调节,可以控制两种植物激素的比例达到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效果,不是不添加。B正确,原代培养的结果是大多数细胞衰老凋亡,少数存活。而传代培养的结果是大部分死亡少部分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具有了不死性。C正确,转基因植物时,一般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体细胞,所以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细胞变为个体。D正确,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利用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体内或体外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
16、答案:D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时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增殖,也就是细胞分裂,所以选材为分裂能力强的幼龄动物细胞。而植物组织培养的结果是得到完整的植物个体,利用的原理才是细胞的全能性。
17、答案:B
解析:核移植技术的基本操作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入去核卵母细胞,然后将重组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最后胚胎移植。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于体细胞核,少部分来自于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线粒体),所以并不完全相同。其余选项根据表中数据很容易推测。
18、答案:B
解析:A错误,筛选胚胎性别,有违伦理道德,而且会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B正确,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使用时一定要科学和理性双重管控。C错误,基因筛查重大疾病基因携带者就业,一样缺少对生命个体最基本的尊重。D错误,大量引入外国物种很可能导致外来生物入侵,导致本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下降。
19、答案:D
解析:A错误,受精卵的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由于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所以细胞质DNA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整体讲DNA更多来自于卵细胞。B错误,a和b应该分别表示囊胚和原肠胚,顺序错误。C错误,从囊胚a开始,细胞出现分化现象,原肠胚时高度分化。D正确,胚胎干细胞来自于囊胚a时的内细胞团或原始性腺。
20、答案:B
解析:生态工程的目的只是让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输入和输出仍在不断发生,A正确。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实现对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不可能循环,所以B错误,C正确。由于物质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所以既增加了经济效益,也减轻了环境污染。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21、答案:A
解析:A正确,农杆菌为原核细胞,无成型的细胞核,所以转录多发生在拟核区域。B错误,乳酸菌为厌氧生物,不需要氧气。C错误,蓝藻虽能光合,但是没有叶绿体。D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分裂类型为二分裂,有丝、无丝、减数分裂都针对于真核细胞。
22、答案:C
解析:A正确,Ⅰ、Ⅱ、Ⅲ分别对应降雨后2、8、15天,主要区别在于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图Ⅰ含水量丰富,植物基本不会关闭气孔,所以没有出现午休。B正确,曲线Ⅱ双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光强的变化,间接导致叶片温度变化,温度过高,植物主动关闭气孔,出现午休,也就造成了双峰的出现。C错误,单就曲线Ⅲ而言,不同时间土壤含水量基本一样,而真正不同的是每天的不同时间光照强度和温度出现周期性变化,所以主要因素为光强和温度。D正确,本质上植物是因为缺水才关闭气孔,所以合理灌溉可以减缓午休现象。
23、答案:B
解析:黑白瓶是非常经典的光合呼吸综合实验模型。黑瓶不透光,只发生呼吸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前后溶氧量的差值表示呼吸作用强度。白瓶透光,既能光合也能呼吸,前后溶氧量的区别即为水生植物净释放的氧气,可以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再将两者相加就可以得到水生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强度。若黑瓶受损,直接影响呼吸,其次影响总光合的计算,但是由于黑白瓶内盛水量应该相同,所以黑瓶成水量基本不受影响。
24、答案:D
解析:发育成腿的细胞后来发育成眼,原因就是ey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同时通过题干文字描述“ey基因的表达诱导产生构成眼的不同组织细胞”推测ey基因的表达能起调控作用,激活其他与眼相关的基因表达,B正确。基因的表达分为转录和翻译,所以可以在眼细胞中检测到ey基因对应的mRNA,C正确。不管是腿还是眼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产生,核内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含有的基因也基本相同,所以D错误。
25、答案:D
解析: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是无限增殖。细胞分裂加快,所以蛋白质和DNA的合成程度都会加强,细胞周期也不会停滞。由于分裂耗能,所以呼吸作用强度也会增强,糖酵解显著增强。
26、答案:A
解析:表格显示,酶a可以将线性DNA切为4段,所以推测出有三个酶切位点。而酶b又能将切为和,且为和,推测出酶b有2个酶切位点,A正确。通过对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的观察,可以发现可以互补配对,所以能够相连,B错误。限制酶断键均为磷酸二酯键,C错误。质粒为环状DNA,利用酶a切割,只能得到3中产物,D错误。
27、答案:B
解析: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的受体菌的筛选方法是,将所有受体细胞置于含链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培养,能够存活的即为目的菌,此为细胞或个体水平,A错误。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方法是,将杂交瘤细胞稀释为单个,再向细胞周围滴加抗原,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现象完成筛选,抗体本质为蛋白质分子,为分子水平检测,B正确。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效果的检测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害虫取食,根据害虫死亡率检测,为个体水平。21三体综合征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多了一条,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为细胞水平,也可观察是否出现智力低下等症状来完成判断,为个体水平,D错误。
28、答案:D
解析:A错误,动物细胞培养使用液体培养基,不用加入琼脂,植物组织培养使用固体培养基,需要加入。微生物实验培养根据实验目的可以选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B错误,由于动植物、微生物的生活温度不同,所以培养温度也应该不同。C错误,只有植物组织培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其余没有。D正确,为防止污染,获得纯净培养物,培养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无菌。
29、答案:C
解析:A正确。花药离体培养可以理解为特殊的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B正确,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细胞并成功表达达到治疗效果的现代生物技术。C错误,转基因羊的获取过程,应该是把目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而不是乳腺细胞。D正确,愈伤组织时细胞分裂旺盛,可以进行诱变育种,获取目的植株。
30、答案:A
解析:A错误,醋酸菌为需氧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成醋酸。B正确,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无氧产生酒精,有氧大量繁殖。C正确,腌制泡菜,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正确啊,腐乳的制备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
三、填空题(没空1分,共60分)
31、答案
(1)空间结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切除分泌蛋白
(2)负反馈
(3)膜蛋白叶绿体或线粒体DNA
(4)核孔选择
(5)不同信号序列
解析:(1)粗面内质网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而加工的结果就是蛋白质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经过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很可能是信号序列在加工过程中被切除。而最终由高尔基体加工后的蛋白经过分泌小泡的运输,可能成为膜蛋白、溶酶体或者分泌蛋白。
(2)错误的蛋白积累过多会反过来抑制同种蛋白质的合成,明显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3)蛋白质是大分子,进入线粒体和叶绿体时又得跨膜,但是肯定不是主动运输之类的,所以借助题目中的协助两字推测,应该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而据图得知,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可以受到细胞核DNA控制,当然也会受到自身含有的DNA控制。
(4)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由于是大分子,所以必须穿过核孔,而且有的能进有的不能进,所以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5)图中的⑤为细胞质可溶性蛋白,而其他蛋白质在图中显示都具有一定的信号序列。
32、答案
(1)碳酸钙过滤
(2)光反应暗反应ATP和还原氢
(3)有机物
(4)①豆荚②运输量(输出量)
(5)根
解析:(1)提取色素时为了充分研磨,需要加入二氧化硅。为了保护色素不被破坏,需要加入碳酸钙。而提取色素使用的方法是研磨过滤法,且用纱布过滤。
(2)光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而二氧化碳固定酶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参与暗反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还原氢。
(3)早期豆荚种子既能光合也能呼吸,且光合大于呼吸,有利于前期种子中有机物的积累。
(4)①据图可知,生长期将自身有机物更多的分配到种子的器官是豆荚②成熟期,种子有机物基本饱和,所以豆荚的光合产物很少分配到种子中,也就是输出量减少。
(5)题目中说苜蓿越冬返青,证明当时没有叶片,所以有机物更多的积累于根部,春天到来后再次萌发。
33、答案
(1)精巢次级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1
(2)④⑤
(3)不含红眼雌果蝇
(4)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
解析:图像描述的是精原细胞到精子,卵原细胞到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重要知识点包括减一分同源,减二分姐妹,一个精原对应四个精子,一般两两相同,一个卵原对应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四个细胞一般也两两相同。
(1)①是雄果蝇体内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场所是精巢。细胞⑤体积较大,为减一以后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染色体组减少一半,数目为1。
(2)正常果蝇体细胞核DNA数为8,间期DNA复制后加倍为16,所以减一过程中的DNA数目均为16。由于减一分同源,DNA数目减半,所以减二过程中的细胞核DNA为8,。经过减二以后细胞一分为二,精细胞和卵细胞中核DNA数目为4。所以和⑨细胞中DNA数目一样的细胞有④⑤。
(3)②中的基因应该与它旁边的细胞一样,而根据白眼雄果蝇的受精来源可以判断②和它旁边的细胞中的基因都应该是w而不含W,而⑥中含有的基因应该是w。当然,可以确定形成⑨时,③中含有W,⑥中含有w,所以子代果蝇的表现型为红眼雌蝇。
(4)正常情况下,⑥和⑦一样,含有的基因应该是w。若出现W,可能是由于间期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因为确定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所以也有可能是因为减一联会是同源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34、答案
(1)PCRCla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D
(2)基因表达载体四环素液体
(3)导入油菜细胞
(4)逆转录融合基因转录
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引物二字,可以轻松判断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PCR技术。再根据图像中两个基因两端的限制酶酶切位点和最终要形成融合基因的目的,可以很容易推测出使用的没应该是Cla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最后将AD两端相连。
(2)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结合后形成的产物叫重组质粒或者表达载体。图中显示重组质粒上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当做标记基因,所以可以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题目中有振荡培养的字样,所以可以知道使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3)将油菜叶片放入农杆菌侵染液,目的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油菜细胞)。
(4)题干中说提取的是mRNA,而最终的目的是判断融合基因完成了什么过程。所以很容易推测,先利用逆转录形成cDNA,然后取融合基因的一条单链,用同位素进行标记后与之前的mRNA互补配对,若能完全互补,则证明融合基因已经转录成功。
35、答案
(1)①5果胶酶②略高于
(2)幼根PEG
(3)解离漂洗分裂中期
(4)青枯病
解析:(1)①根据表格数据很容易判断,第5组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同时,根据结果中的解离程度反推发现,果胶酶浓度变化大时,解离程度变化也大,所以得出结论,解离程度主要取决于果胶酶的浓度。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要考虑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防止细胞失水或过度吸水。所以一般置于等渗溶液或者略高于细胞液浓度的培养液中。
(2)筛选杂种细胞,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所以要看见染色体就必须选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因此选择幼根。促进原生质体融合的试剂常用聚乙二醇(PEG)。
(3)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制片观察,而为了方便计数,应该选择分裂中期的细胞,因为中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青枯病抗性的马铃薯,所以最后要进行青枯病抗性检测。
36、答案
(1)a-4=p
(2)抗体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CO2恒温
(3)VC
(4)氨基酸蛋白质
解析:(1)图中显示,抗体有4条肽链,文字信息肽键数目为p,氨基酸数目为a,所以很容易得出结论:p=a-4。
(2)由于从脾脏获取的浆细胞种类繁多,所以融合后的到的杂交瘤细胞并不一定产生我们所需要的抗体,因此需要第二次筛选,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选择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而在培养动物和微生物细胞时,都需要置于CO2恒温培养箱,维持生活条件。
(3)题目中说,同一物种中的抗体C区相同,人和老鼠不是一个物种,也就是说老鼠抗体和人的抗体C区不同,易引起免疫反应。所以既要保证抗体对抗原的作用又要减少免疫反应,嵌合式抗体应该选择老鼠的V区和人的C区。
(4)题干描述,不同的抗体的结合抗原的V区氨基酸序列有差异。所以实际上V、C区不同也就是氨基酸序列不同。要改善抗体的性质功能,就要先找到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而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的技术称之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又叫蛋白质工程。
37、答案
(1)果胶和水高压蒸汽
(2)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倒置
(3)透明圈
(4)上清液等量失活的粗提果胶酶
解析:(1)培养微生物,需要给微生物提供四类营养,分别是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根据表中所缺和实验目的推测,空格部分为果胶和水。培养基的灭菌在高考阶段,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为了得到分布均匀的单菌落,只能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所以应该先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均匀涂布于平板表面。微生物培养时,为防止冷凝水引起杂菌污染,需将培养基倒置。
(3)高效分泌果胶酶的菌落周围果胶被分解,所以不再显示红色,而其他部位仍然红色,所以现象称为透明圈。
(4)由于果胶也是大分子,微生物细胞无法直接吸收,所以会将果胶酶分泌到细胞外。因此要获取果胶酶,应该从上清液中获取。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活性,实验至少分成两组,一组加入粗提的果胶酶提取液,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不能加入果胶酶,应该是等量失活的粗提取果胶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